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好的外围平台和app > 新闻动态 >
【人物故事】
丁奇峰,一位闪耀于烹饪领域的 85 后大师级人物。自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开业,他便勇挑彩丰楼中餐厅重任,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与深厚的厨艺功底,将餐厅运营得风生水起,使之成为美食爱好者向往的餐饮胜地。
回首其职业生涯,十八载风雨兼程,满是奋进的足迹。初到上海,他从学徒起步,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积累经验。凭借着对厨艺的执着追求,他的努力与天赋逐渐崭露头角,有幸得到餐饮业泰斗大师李耀云的赏识与悉心指点,这为他的厨艺精进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,扎实的厨艺根基由此铸就。丁奇峰对烹饪艺术的热爱如熊熊烈火,从未有丝毫减退。在传统菜系的钻研上,他深入探寻上海本帮菜的醇厚底蕴、粤菜的鲜美精妙、川菜的麻辣风情以及淮扬菜的细腻雅致,博采众长。同时,他的目光敏锐地投向国际前沿,巧妙融合中西摆盘艺术,让传统菜肴在现代审美视角下焕发出全新的独特魅力。身处互联网时代,丁奇峰紧跟食尚潮流,展现出非凡的创新活力。他热衷于实地走访,穿梭于大街小巷,亲身体验各类当下流行餐饮,从街头小吃摊到时尚网红餐厅,都留下了他探寻的身影。每一次品尝,他都用心感受食材搭配、烹饪技巧与风味呈现,汲取灵感。线上,他时刻关注社交媒体、美食论坛等平台,学习当下热门菜品的制作与创意理念,将前沿的饮食潮流信息尽收囊中。在丁奇峰眼中,每一道菜肴都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。从食材的精挑细选,到烹饪手法的反复斟酌,再到摆盘时的匠心独运,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。他致力于为食客打造前所未有的用餐体验,力求将每一次用餐都化作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,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,真切感受到他对烹饪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尊重。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创新,丁奇峰精准把握新一代消费者的喜好,持续推出契合时代潮流的创意菜品,在美食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。
展开剩余91%他的故事,不仅展现了烹饪艺术的无穷魅力,更向世人传递出一份执着创新与热爱的精神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丁奇峰以其积极进取、与时俱进的姿态,成为众多餐饮从业者竞相学习的楷模。
【人物对话】
精心“烹制”独一无二的人生
记 者:丁总厨,您好!久仰大名,我对您的厨艺和成就早有耳闻,特别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,真的太荣幸了!
丁奇峰:客气啦!别这么拘谨,咱们就当是朋友间聊聊天。正好,这边准备了茶,我们一边喝一边聊我在这行摸爬滚打的那些经历和感悟。
记 者:那简直再好不过了!不瞒您说,我今天头一回踏入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,一进来就被这儿的景色深深震撼了,感觉像走进了一个梦幻又独特的世界。要不咱就伴着这美景,喝点下午茶,轻轻松松唠唠家常?
丁奇峰:我是85年出生的,今年刚好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。以前总觉得四十岁还远着呢,谁能想到,这一转眼,就从青年步入中年了。回首自己这18年的入行经历,真是感慨万千呐!人生就像做菜,酸甜苦辣咸,各种滋味都有。很多时候,生活里的煎炒烹炸,就如同人生的不同阶段,每种烹饪方式都能对应上不同的境遇,个中滋味,只有自己最清楚。
记 者:确实,在人生的这桌宴席上,每个人都掌着自己那口锅,是独一无二的厨师。
丁奇峰:没错!我们都在用自己的选择和努力,精心“烹制”独一无二的人生。记得我刚中专毕业那会儿,家里人问我以后打算干啥,我当时脑袋里一团乱麻,根本说不清楚。那时候真的特别迷茫,未来的路该怎么走,一点头绪都没有。后来我父亲就跟我说,男孩子应该出去闯一闯,去学一门手艺,当个厨师。我一听,心里就直犯嘀咕,打心底里反感。因为在我当时的认知里,厨师就是成天脏兮兮地窝在厨房里,没日没夜地忙活,又是杀鸡又是宰鱼的,工作环境差,还不体面,要是真去干了这行,我都不好意思跟亲戚朋友开口说。
记 者:学厨师很辛苦的,一般人很难熬下来,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?
丁奇峰:我那时候年轻气盛,刚到上海,四处碰壁,找了好几份工作都落空了。无奈之下,只能向家里妥协。家里通过亲戚,在上海一家餐厅给我谋了个学徒工的差事,跟着一位经验老到的师傅学艺。本以为能顺顺利利开启学厨之路,可刚上手就被现实给了个下马威。就说杀牛蛙吧,第一次面对活蹦乱跳、模样有些吓人的牛蛙,心里直发怵,手都抖个不停。但没办法,这是学厨必须要过的坎。为了不让父母操心,我咬着牙,硬着头皮上。从那之后,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,帮着师傅处理各种食材,清洗、切配,一天下来,腰酸背痛。晚上别人都休息了,我还得练习颠锅、雕花这些基本功,手上磨出了水泡,破了又长茧。但我始终记着自己的决心,就这样一步步咬牙坚持,苦练基本功,在这条学厨路上艰难前行。
记 者:煎,是人生的磨砺。就像在平底锅中,食材被高温慢慢煎制,发出滋滋的声响。人生中,我们也会经历各种磨难和挑战,偶尔会被生活的高温炙烤。
丁奇峰:没错儿,那会儿是真难熬。食材在煎制的过程中,会变得金黄酥脆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;而我们在人生的磨砺中,也会收获宝贵的经验和品质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不过我一直都相信,“苦尽甘来”。就都如同我们厨师经常用到的那炽热的锅底,考验着我们的耐力和韧性。然而,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之中,我逐渐变得成熟和坚强。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结识李耀云的儿子,后来又通过他的引荐,有幸认识了泰斗人物李耀云。
记 者:随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
丁奇峰:是啊,当时我虽说也有了些经验,但面对李大师这样的业界泰斗,心里慌得不行。您想想,李耀云大师在国内烹饪界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,首批国家级烹饪大师,1999 年就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位世厨联国际评委之一,国际上都称他为 “中国食神”,能站在他面前做菜,我能不紧张嘛!
记 者:那你是怎么赢得李大师赏识的呢?
丁奇峰:全靠一道菜。当时李大师让我炒上海家常菜刀豆土豆丝。听到这道菜,我心里 “咯噔” 一下,您可别小瞧这家常菜,越是家常,越考功夫。李大师就站在我身旁,眼睛死死盯着我,那眼神犀利得仿佛能把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剖析开来。他开口了,声音沉稳:“小伙子,放轻松,按你平时的手法来,不过每一步都得做到极致。”
记 者:为啥偏偏考验这道菜呢?
丁奇峰:这刀豆土豆丝看似普通,实则暗藏玄机。它可是地道的上海大众菜,讲究的就是浓油赤酱,软糯入味。难点可不少,火候得拿捏得死死的,火一大,刀豆 “嗖” 地就焦了;火小了,土豆根本炒不出那股诱人的香味。调味更是关键,咸淡、色泽,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,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去把控。我当时强装镇定,挑了新鲜脆嫩的刀豆,仔仔细细切成均匀小段,土豆去皮切丝,切好后赶紧用清水冲洗,去掉多余淀粉,这样炒出来才清爽。接着热锅倒油,等油温六成热,先把刀豆下锅煸炒,锅里 “噼里啪啦” 响个不停,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。
记 者:那后来呢,李大师怎么评价你的菜?
丁奇峰:我烧好后端给李大师品鉴,他吃得特别认真,每一口都细细品味。末了,他抬起头,眼里透着赞许,说:“小伙子,这酱汁浇得漂亮,火候、调味都恰到好处,基本功扎实!” 就这么一句话,我当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。从那之后,李大师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材,便给了我一个在上海星级酒店崭露头角的机会。后来,在李大师的指导下,我用心完成每一道菜品,因此在业内开始小有名气,这一切都多亏了李大师的赏识与栽培 。
五星级酒店的“卷”与“破”
记 者:众所周知,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是全球首个建造于石坑内的豪华酒店,还与迪拜帆船酒店一同被评为 “世界十大建筑奇迹”。在这样一家全球顶尖的酒店从事餐饮工作,压力肯定不小。您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与挑战的呢?
丁奇峰:没错,这里位于上海松江国家旅游度假风景区,原本是解放前废弃的采石场,海拔负 88 米,坑深百米、周长千米。2006 年,世茂集团秉持 “尊重自然生态” 的理念启动开发,耗时 12 年,2018年年底,将这处废弃矿坑打造成一座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豪华酒店。酒店不仅入选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中的酒店类奇迹,更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超五星级深坑酒店,被赞誉为 “地平线下的想象”。为了给宾客提供更优质、独特的体验,2023 年,酒店引入 “水上飞人” 这一风靡全球的水上极限运动项目。游客能借助设备腾空而起,体验 “一飞冲天” 的刺激。这和我刚进入酒店时面临的压力何其相似。酒店刚开业时,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,一切都得从零开始,就像一个人身处黑暗谷底,周遭一片迷茫。但我心里清楚,必须怀揣向上突破的坚定决心。
记 者:五星级酒店餐饮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肯定超乎想象?
丁奇峰:是的。“挑战还是蛮大的”,现在同行们的实力都十分强劲,每家餐厅都在菜品、服务和环境上拼尽全力。面对挑战,我带领团队首先在菜品研发上狠下功夫。深入研究北京、天津、成都、重庆、广州、深圳等不同地域、不同年龄段顾客的口味偏好,将传统菜系与现代烹饪技法融合,推陈出新,给经典菜肴赋予全新的口感与视觉体验。
记 者:既然酒店是上海旅游休闲度假的热门打卡地,咱们是如何围绕上海本帮菜进行融合与创新的呢?
丁奇峰:本帮菜,作为上海地区独树一帜的传统菜系,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。彼时,上海作为五口通商的重要口岸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潮涌入。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在此碰撞交融,和上海本地的饮食习俗相互渗透,经过时间的沉淀,逐渐孕育出了独具风味的本帮菜。从这个角度讲,本帮菜自诞生之初,就带有融合属性。如今,为了契合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,我们在传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,持续探索创新路径 。就拿颇受大众喜爱的 “上海红烧肉” 来说,当下,“健康轻食” 理念愈发流行,人们对食物的健康属性愈发关注。针对这点,我们团队反复试验,引入年糕、黑松露等食材进行创新搭配。年糕软糯,吸收了红烧肉浓郁的汤汁,增添了别样的口感;黑松露独特的香气,不仅提升了菜品的风味,还让整道菜的营养价值更上一层楼。在烹饪过程中,我们严格把控油和糖的用量,摒弃以往 “高油高糖” 的传统做法。不再是一手酱油瓶、一手糖罐头式的简单调味,而是通过精准的火候控制与调料配比,既保留了 “浓油、赤酱、口感甜” 的本帮菜经典特色,又减轻了菜品的油腻感,让食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毫无负担。
记 者:这么一来,这道菜做到了健康、色香味俱全,吃着毫无负担?
丁奇峰:没错!这正是我们团队在烹饪技艺上的不懈追求。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,让本帮菜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,顺应时代的发展,满足食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。
记 者: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在您看来,当下市场真正的 “卷” 体现在哪些方面?
丁奇峰:就拿我们酒店来说,今年相较于其他酒店,生意还算红火。但和以往相比,仍不容乐观。如今餐饮市场瞬息万变,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网红餐厅冒出来,竞争持续白热化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我们丝毫不敢懈怠,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,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经验。在我看来,真正激烈的竞争,体现在服务理念的持续更迭与创新上。过去常说 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,但放在现在,这种思维早已行不通了。消费者的需求日新月异,倘若不能紧跟变化,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。为此,我们在服务环节下足了功夫。要求团队成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,从顾客踏入餐厅的那一刻起,就主动洞察他们的需求。哪怕是顾客一个细微的眼神、一个不经意的动作,我们都要能迅速领会。为了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,我们定期组织团队培训,模拟各种突发场景,让员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。此外,充分利用酒店独特的地理环境,精心打造沉浸式用餐场景。顾客在这里既能品尝到美味佳肴,又能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,获得全方位的美好体验。正是凭借在菜品、服务和环境上的持续打磨,我们才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记 者:如今客人在饮食消费上愈发舍得花钱,相应地,对产品各方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,对吧?
丁奇峰:确实如此。如何让客人每次来都能收获新鲜感,对我们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。有一次,一位客人对餐厅的背景音乐提出了个性化要求,这让我意识到,消费者的需求正变得愈发多元化,不同的人对同一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。从那之后,我和团队开始反思,如何在功能创新和产品迭代上做到精益求精。
记 者:酒店经营到最后,本质上经营的并非客房和餐饮,而是顾客的情绪价值。
丁奇峰:太对了!为顾客提供令人愉悦的情绪价值,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。我经常在各大平台查看顾客的点评,深入了解他们的反馈。在保证品质的同时,努力提升产品的性价比。我们还特别重视客户群体画像分析,只有明确主要服务对象,精准把握他们的需求,我们推出的特色产品、定制化服务和增值体验才能真正打动他们,定价也能更加合理。此外,我们深刻认识到,虽然餐厅菜品丰富能吸引更多顾客,但必须突出主次。一个餐厅不可能满足所有类型客人的需求,所以我们果断放弃 “面面俱到” 的想法,专注细分市场,将服务做精做细。
记 者:很多人认为,目标受众越精准,生意就越好做。酒店该如何抓住目标客群呢?
丁奇峰:在我看来,除了消费力旺盛的年轻人,减龄化群体同样值得关注。这类群体实际年龄可能已步入中老年,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十分年轻化,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,财务支配也更自由,愿意为满足自身情绪价值买单。尤其是那些刚刚退休、活力满满的 “新老人”,他们热衷于和老友相聚,一起回忆往昔。每逢纪念日,他们都会相约外出就餐,对菜品口味、就餐情调以及服务质量都有着较高的要求。这部分 60 后群体,正是酒店应当积极争取的重要客群。
记 者:餐饮行业内卷可不是这两年才有的事,每个阶段内卷的方向都不一样。如今,谁能成功吸引客流,谁就是赢家,您怎么看?
丁奇峰:想吸引客流,靠一两次活动,或者搞些 “昙花一现” 的营销噱头,根本行不通。餐饮行业是一场持久战,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,就必须全方位提升,给客人留下深刻的记忆点。说得直白点,就是要让客人吃得开心、吃得满意。这看似简单,实则涵盖多个方面。客人不仅要品尝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美食,吃得健康放心,还得沉浸在舒适宜人的就餐氛围里。
记 者:要做到这些,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觑?
丁奇峰:是的啊!食材必须新鲜优质,环境卫生要一尘不染,服务更要周到细致,想客人之所想,急客人之所急。毕竟 “民以食为天”,在餐饮这行,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。就拿去年来说,为了让客人品尝到最纯正、最地道的味道,我在春节的时候,亲自上手腌制腊肉,目的就是想说,我们酒店坚决抵制预制菜,不管是淮扬菜、鲁菜,还是川菜、粤菜,只要客人有需求,我们就能现场制作。多动手、多实干,这就是我们提升竞争力的秘诀之一。
记 者:这就是说,要加快创新菜品的研发速度?
丁奇峰:没错!就拿贵州酸汤鱼来说,这道菜近年来火遍大江南北,不少饭店都有供应。但大多数食客,都没机会前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品尝最正宗的酸汤鱼。为了还原这道美食的本味,我专程奔赴黔东南实地调研。在那里,我发现当地家家户户都有 “酸坛子”,主妇们各自掌握着独特的烹饪诀窍,即便同一种酸汤,经不同人之手,也能散发出截然不同的香味。
记 者:听说贵州有句老话: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”?
丁奇峰:确实!深入研究后,我了解到制作酸汤有 “三酸开泰” 的讲究。头道酸是米汤发酵而成的 “白酸”,色泽乳白,带着谷物发酵后的独特清香;二道酸由西红柿熬制而成,是明艳的 “红酸”,赋予酸汤浓郁的果香与酸甜口感;第三道酸则离不开木姜子,它带着一股独特的野性气息,能让酸汤的味道瞬间升华。为了将这道正宗的贵州酸汤鱼引入酒店菜单,我们团队反复试验,不断调整配方与烹饪手法。如今,当我们的酸汤鱼端上桌,红亮的酸汤在锅里翻滚,鲜嫩的鱼肉上下起伏,木姜子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,瞬间刺激着食客的味蕾。仅仅是闻到这股酸香,食客们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,肚里的馋虫也被彻底勾了出来 。
记 者:俗话说 “不奇不怪,客人不爱,奇奇怪怪,客人热爱”。
丁奇峰:哈哈,确实!如今食客们见多识广,口味愈发挑剔,寻常菜品很难再勾起他们的兴趣。将不同菜系大胆融合,碰撞出新奇独特的口味,就成了吸引客人的关键。为了持续推陈出新,了解食客的喜好,我经常走到客人中间。与他们聊天时,我特别留意他们的表情、语气。有的客人会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的美食体验,有的则会认真提出宝贵的改进建议。这些一手反馈,就像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创新的大门。也正是凭借对菜品的执着与用心,我们才能始终保持竞争力,赢得客人的青睐与信任。
“味”春天创造“美”达人心的盛宴
记 者:我们看到,当下消费者口味愈发多样,社会餐饮选择丰富,推新迅速,营销手段更是五花八门。线上线下团购火爆,网红餐厅层出不穷,打卡式营销深受消费者追捧。相比之下,酒店餐饮该如何在竞争中突围,和社会餐饮一较高下?
丁奇峰:想当年,高级酒店可是社会商务活动的首选之地,大饭店的辉煌,在老一辈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。但如今,随着时代变迁,酒店餐饮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芒,在社会餐饮的冲击下,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。在这种形势下,酒店餐饮若想破局,就必须另辟蹊径,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。
记 者:那酒店餐饮具体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力呢?
丁奇峰:当下,社会化餐饮对酒店餐饮的冲击堪称 “碾压式”。依我看,酒店餐饮要想逆袭,就必须主动向社会餐饮取经,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化。从运营模式的底层逻辑开始革新,紧紧跟上社会餐饮的节奏,同时深挖自身优势,重塑市场竞争力。具体来讲,要在定位、环境、菜品、管理等多个维度大胆突破。我们得因地制宜,精准洞察本土餐饮市场的需求。虽说酒店的客源以外地客人为主,但酒店餐饮绝不能忽视本地市场。只有凭借自身优势,吸引本地消费者前来就餐,才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这就要求我们思维敏捷,不仅要紧跟本地社会餐饮的步伐,更要争取超越,实现弯道超车。让餐饮业务与酒店业务既相对独立,又紧密融合,形成互补共赢的格局,实现酒店效益的最大化。
记 者:这么总结下来,酒店餐饮得深入开展在地化研究,在菜品和服务上契合本地市场,深耕本地客源,同时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独立餐饮品牌。
丁奇峰:你总结得十分到位!就拿今年春季来说,我们团队精心策划,推出了 “唤醒春意味蕾,品味淮扬春色” 春日宴。我们以 “淮扬春色” 为主题,巧妙地将淮扬菜的精致细腻与春日应季食材的鲜美相结合,致力于为食客们营造一场沉浸式的春日味蕾盛宴,将春天的鲜活滋味与文化韵味,通过一道道菜品传递给每一位顾客。最终的目的,就是“味”春天创造“美”达人心的盛宴。
记 者:那么,我们又是如何讲好这春日宴美食背后的故事呢?
丁奇峰: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,关键在于将食材特色、烹饪工艺与春日文化紧密相连。就拿我们春日宴的这几道菜品来说,门道可不少。先看这道 “逢春合菜拌管鱿”。春日讲究尝鲜,管鱿是海里的鲜味担当,肉质柔韧弹牙。我们搭配多种应季春菜,这些春菜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,脆嫩爽口。为了让二者融合得恰到好处,我们调配了特制酱汁。吃的时候,海味的鲜美与春菜的清爽相互交织,既开胃又应景,仿佛将春日的海洋与田野一同吃进嘴里 。再讲讲 “春笋蒿香鮰鱼狮子头”。鮰鱼狮子头本就是淮扬菜里的经典,为了做好这道菜,我们严格遵循传统工艺,将鮰鱼剔骨取肉,经过漂水、切粒、摔打等步骤,让鱼肉充分吸收水分和空气,这样做出的狮子头才够鲜嫩多汁。春日正是春笋破土的时节,春笋爽脆清甜,与蒿草独特的香气融入狮子头中,不仅去除了鱼肉的腥味,还为这道传统菜肴增添了春的气息,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。最后是 “四喜春菜鲜中鲜”。这道菜的灵感源自淮扬菜对食材本味的追求。我们挑选了四种春日时令鲜蔬,每一种都代表着春日不同的生机。在烹饪时,最大程度保留它们的自然本味,让几种鲜味相互叠加。这道菜不仅色泽清新,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,吃起来更是一口接一口,满满都是春天的鲜甜。每一道菜背后,都凝聚着淮扬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我们对春日的美好期许 。
记 者:“淮扬春色” 春季菜的推出,不仅是彩丰楼对美食不断探索与创新的体现,更是一次将传统淮扬风味与春日特色相融合的大胆尝试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有哪些春日宴的招牌菜?
丁奇峰:咱们这春日宴,每一道菜可都大有讲究,充分践行淮扬菜春季美食 “鲜、嫩、清、补” 的健康饮食理念。就说这道藏冬酱肉茼蒿焖饭,精选的店制酱油肉,历经一整个冬天的腌制,咸香浓郁。在焖制过程中,肉里的油脂慢慢渗入米饭,每粒米都被香味包裹。同时,我们加入鲜嫩的茼蒿,它不仅给这道饭增添了一抹清新,还能中和酱肉的油腻,调节膳食结构。吃上一口,不仅满足味蕾,更吃得健康,幸福感油然而生。荠菜虾滑浓汤煮豆瓣同样毫不逊色。荠菜,作为春日里的鲜味使者,自然清香,营养丰富。我们纯手工打制虾滑,确保虾肉的 Q 弹爽滑。再加上软糯香甜的豆瓣,通过精心熬制的浓醇汤汁,将这些食材的鲜美完美融合。这道汤品既鲜香醇厚,能温暖食客身心,又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,是春日里不可多得的滋补佳品。蜂窝脆皮牛肋椒麻香椿酱,这道菜把创新与传统结合得恰到好处。我们选用澳洲牛肋骨,搭配多种香料卤熟,再裹上脆皮糊,经高温油炸,外皮形成诱人的蜂窝状,一口下去,酥脆无比,内部肉质鲜嫩多汁。而香椿,作为春日限定食材,不仅香气独特,更有极高的营养价值。我们将香椿嫩芽盐渍腌制后,用滚油激发它独有的香气,与牛肋的卤肉味完美融合,独特的风味,让人欲罢不能,同时满足了食客对美味与健康的追求。还有马兰五香丁纸皮烧卖,新鲜的马兰头、笋丁、香菇、马蹄、方干,这五种纯素食材精心调配成馅。马兰头清热解毒,笋丁富含膳食纤维,香菇、马蹄和方干则提供丰富的营养。把它们包裹在薄如纸的外皮中,蒸制后,外皮薄而不破,内馅醇厚鲜香。这道烧卖不仅是美味的象征,更是健康饮食的代表。
记 者:相信在这个春天,这些独具匠心的菜品,会吸引众多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。
丁奇峰:欢迎您经常带着朋友和家人一块来,品味健康与美味兼具的春日盛宴。
记 者:好的啊!谢谢您的邀请……我们一定来大快朵颐。
发布于:上海市
下一篇:没有了